三米书屋
   

《王川: 给年轻人的十点职场建议》

这篇文章来自硅谷王川。金玉良言,也是老生常谈。如果能听得进去就尽量按照这些建议去做。因为,要重视老生常谈。

1/ 不要怕适度冒险,不要太多顾虑。最坏就是丢个工作而已,最坏就是损失一两年的收入而已。生死之外,都是小事。为小事而焦虑,患得患失,不敢行动去追求大的机会,过十几年后再回头看,会觉得很可笑。

2/ 在比较不同职位时,优先考虑那些可以给公司增加收入的职位,所谓 profit center. 避免那些后台打杂的,搞风控或者 QA 的职位,这些是 cost center, 都是公司希望压缩成本的职位,前途不大。没有哪个老板会排斥能够给公司创收的人。但经济不好时,老板首先想要裁剪的就是后台 cost center 的员工。

3/ 优先考虑整个市场增长速度快,在市场涌现出来的领先甚至有垄断优势的公司。这实际上排除了绝大多数早期的没有营收的,没有被市场证明的小公司。抬杠者当然总是可以举某个成功的小公司的反例,但这并没有统计上的意义。

4/ 职场遇到发展瓶颈时,不要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,寻找问题的本质和根源,然后去解决问题。长痛永远不如短痛,不解决本质问题,它迟早还是会回来找你麻烦。

5/ 要花时间打造个人品牌,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存在,知道你的才能,而不是偏安在某个公司的岗位上长期默默无闻。在社交媒体上长期发表有干货的文字,是一个有效手段。你会发现潜在市场比你的想像要大的多,市场的真实需求也和你的臆想有很多不同。潜在客户不断从你想不到的地方来找你,和你四处发简历找工作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验。 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
王川:为什么大部分求职者的管理之道荒唐且低级

6/ 当你接触真实的世界和市场时,会发现有些赚钱的机会和主流媒体上宣传的完全不一样。有些被人忽视误解的领域有赚大钱的机会,但是周围人一直不理解。有些被主流认为有面子有钱赚的职位实际很苦逼。你会困惑很长时间。但最终要相信自己长期实地的体验,而不要被媒体的虚假宣传或者错误认知误导而丧失主见。

7/ 从老板的角度而不是技术人员的局部角度思考理解问题,很多困惑就一下子清楚了。把老板当成一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,要尊重,要合作,要思考如何为他增加价值,但不必事事唯唯诺诺。老板如果不能为你的贡献回馈相应的价值,就必须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。

8/ 要立足于自己的特长,寻找建立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局部优势,然后越滚越大。大部分你看到的别人成功的案例你无法复制,原因之一是你并不具备他们一开始就有的局部优势。

9/ 没有正确的选择,只有(涌现出来的)最不坏的选择。在知识面,接触面还很狭窄的情况下讨论对错得失没有太大意义。见得多了,好的选择自然涌现。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各种优秀知识,接触各种优秀的人上面,好的结果自然涌现。
王川:论投资和涌现 (一)

10/ 没有捷径,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构建自己的体系,just do it。

如果你很爱喝咖啡,那么你知道这个爱好会花掉你多少钱吗?
假设你只是轻度上瘾,一天一杯而已,一天一杯也就4美元(换成人民币也就30元左右),但是日积月累,过上20年,按照6%的利率计算,你实际上相当于喝掉了5.65万美元(相当于人民币40万元)。只是每天喝上一杯咖啡,你付出的代价竞然这么大!

但是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,那些星巴克的忠实粉丝可不是一天只去一次。爱喝咖啡的人一天会去两三次。一天一杯是一天4美元,一天两三杯就是一天十几美元,这样20年下来,按照6%的利率计算,你相当于喝掉了141250美元(相当于100万元人民币)。

这个数字恐怖吧。这非常符合复利的思维模型。在三米之前写的思维模型合集里面也提到过强大的复利模型。
「101个思维模型」No.5 复利思维模型,像滚雪球一样投资、累积和成长

这个例子是《7步创造终身收入》书中提到的。我是抱着疑问“为啥你的基金一直亏钱”翻开了这本书。
却没想到这本书给了我更多的收获。包括更清晰的财务自由的规划。还有一些可落地执行的方法。

【加速财富积累第一招:储蓄更多,投资更多】
无论改掉喝咖啡的习惯,喝奶茶,戒烟,这些不起眼的习惯性重复性的小钱消费如果计算到一年开销,然后复利到20年,都是一项相当恐怖的数字。开始投资越早,积累的财富越多。假设年投资收益率10%,就会有下图的收益。

省钱其实就是一项加快财富累积的必要必备素养。不必要的开销,在保持你一定的愉悦度的时候,合理消费。这就是梦想的价码。

【加速财富积累第二招:赚钱更多,投资更多】
投资自己,让自己更有价值。付费学习是最快的方式。找对人,用对的方法做事情,真的能够省下很多时间。
举个我自己的例子。小朋友小学跳绳考核,一开始我觉得儿时自学跳绳应该可以了,后来真的快考试了还没学会,直接1500元报10节课,一分钟跳绳考核立马就搞定了。跳得又快又好,看起来跳得很轻松。同理,多少人说要自学游泳的结果两年没学会。游泳这件事,还是跟着教练学习最快速。

对那些需要改变的事情,你必须去改变。对那些需要变得更好的事情,你必须使他们变得更好。
换个思路,更快的提升自己。

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?关键是明白自己如何在市场上变得更有价值。
如果你能找到方法服务几百万人,那么你就能收入几百万元。
赚钱,然后投资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,提升自己单位时间价值。
你要在同样多的是里赚到更多的钱,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,就是变得更有价值。
我就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,投资学习,付费买课买书,付费请教大佬进行有价值的交流。
不断的学习输入再实践再输出。
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,所有的信息来源如此容易,而又如此繁杂。
对信息的筛选,摸索总结,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。
付费学习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式。

而赚钱,同样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。创业也一样,需要学习。
赚钱的本质就是发现看到一种需求之后,采取行动满足这种需求。
有了第1块钱的收入之后,想办法变成100元,1000元。专注于为市场为用户增加更多价值,同时又能释放自己的内在创造力,那么你一定会工作得很愉快。

【加速财富积累第三招:减少费用,减少纳税】
有很多税用和费率,其实隐藏再生活中的各个方面。
基金的买入卖出的一堆费用,日常生活缴纳的各种税费。
合理避税节税,提高税收效率。有一些投资理财是由免税账户的。

【加速财富积累第四招:获得更高收益率】
高收益一定对应高风险吗?
不是的。有【风险-收益不对称】,比如承受300万亏损,有机会赚到1个亿的收益。
假设你进行了小投资,100%获得10000元,和50%啥都没有50%50000元,你选择哪种?
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对冲风险的操作,可以更好的既降低风险又提高收益。
有效的分散投资,不但能降低你的风险,而且能提供机会收益最大化。
尽可能的去寻找【风险-收益不对称】的 投资机会。

72原则:
72除以投资收益率就是投资翻倍所需要的年数。
假设投资收益率1%,72除以1就是72年。需要72年才能翻倍。
假设投资收益率10%,72除以10就是7.2年。需要7.2年你的本金投资就能够翻倍。
提高收益率,就是加速财富累积的速度。
附上一张表《按照不同收益率实现投资价值翻倍所需要年数》

【加速财富积累第五招:改变生活方式】
现在很多人回到家乡发展,甚至开启三农自媒体。
而换一个地方/城市生活,其实就是极大程度的可能改变生活成本。
假设你现在储蓄收入的10%,更换了城镇或新城市生活,就能够储蓄20%-40%,这就是加快了财富的积累速度。
不局限在中国,全世界有很多巨大的机会可以改善你的生活方式,同时降低你的生活成本,这些地方物美价廉,风景优美,房价便宜。需要的是勇气和自由,算清一笔账,然后勇敢尝试。

学校会教你知识,但是不会教你两样生存于社会的最重要的两样东西。一个是待人接物,一个是如何赚钱。

因为学校输出的是通用的普通人才,满足。要想成为优秀人才,是需要有点觉悟的。这种觉醒要么靠自己碰壁了千刀万剐无可奈何想尽办法悟出来的,要么就是本身积累够多悟性不错加上高人指点醍醐灌顶。这里高人,也可以是一本书。
学校不可能教你的创富方式!有5招能够快速积累财富,通向财务自由之路。

唯一公平的,是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。 看懂这几张图,就明白时间都去哪了。

【个人成长】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 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-三米星球:游戏人&互联网人终身成长的平台【个人成长】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 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-三米星球:游戏人&互联网人终身成长的平台【个人成长】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 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-三米星球:游戏人&互联网人终身成长的平台【个人成长】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 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-三米星球:游戏人&互联网人终身成长的平台

今年5月,
中国多个城市,
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,
劝大家谨慎入行。
长沙、三亚等城市,
已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。

最新的新闻数据:
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,
中国网约车司机数量翻了一倍,
从业者的日均接单量,
从23.3单暴跌到10.2单。
“大部分网约车司机,
现在一天只能接10余单业务,
每单平均价格20元左右,
一天开下来也就两三百元,
一个月开下来也就六七千,
除去各种成本,
月收入就只有4000多点。”

大不了就跑个外卖、开个滴滴,很多人还有这样的想法,但殊不知,这样的退路已经挤满了人。送外卖开滴滴已经有1亿人在做了。之后的快速增长红利机会基本没有,互联网在过去10年也增长见顶了。人口出生率下跌📉,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。这样的大规律下,其他思维模型都是小的,需要服从于趋势,服从于马太效应(强者恒强)和人口规律。

未来10的发展年紧跟几个国家圈定的行业,我还是建议求职的伙伴们,多看看这几个行业相关,跟着国家发展规划和趋势走。新能源、电动汽车、半导体、精细尖端加工、医疗医药、人工智能……

前两天,有个粉丝说迷茫的,考公考编失败找工作。我说,人生总有兜兜转转。
未来的日子还很长,人生急不得,只能慢慢来,总会一点点变好。

今天看到这篇文章,觉得很棒,分享下。大家闲暇可以看看。看别人见自己。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游戏人前辈的经历。

1、85后,毕业后《古剑奇谭》游戏研发
2、游戏公司完美世界做市场经理、加班熬夜卷王做新游戏的宣发方案。
3、2018年正式辞职创业,方向是元宇宙。2018年10月,公司成立一个月后就拉到了一笔300万的A轮融资。和我一样想做一个游戏盒子平台。🤦‍♀️中间也被腾讯和其他公司挖过。
4、创业资金链断了。后来对赌失败赔偿125万 严重抑郁
5、2022年 去加拿大 温哥华 开始修屋顶。做蓝领。做当地人不愿意做的清洗屋顶。一天工作10小时,3个月掌握屋顶工的全套技能
6、2022年8月 以屋顶工创办公司。公司的细分领域就是修理屋顶、雨槽、地面,再加上油漆。
7、订单增长。以前做过的营销技能老底还在,发现市场规律,订单增多。同时,比别人做的好的地方,增强信任,题主把自己的工作过程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一下,发给屋主。
8、转型多渠道变现。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和本地app做一些广告。然后开始从体力活转到同步带货。联系梯子🪜230人民币卖给客户499刀。
9、开创平台网站。接订单再分发给别的工人。
10、增加其他需求点的变现。如日式餐具。
11、开始有了自己的时间,去做以前没机会做的事情。音乐学院创作。公益活动主持。
12、每天工作4小时。照顾亲人家人。

题主说的这段话我是挺有感触的:
“对于创业,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,不像之前在国内的时候,总觉得“创业必胜”,必须成功。我回想过去的人生,总是习惯定一个长期的目标,比如,在互联网大厂的时候,我的目标就是获得全面的技能,从产品、策划、市场、运营,最终服务于创业,好像每一份工作都是为了最终的大目标服务,大目标才是支撑我的动力。
我总是为了结果忍受煎熬的过程,就像一只永远不能停歇的蜂鸟。目标达成的那一刻非常开心,但这个快乐是转瞬即逝的。
来到温哥华之后,我没那么在乎长远的目标了,实现目标的过程更重要,我也需要放慢节奏,更多地感受过程中的点滴。我更享受每天工作完成时候充实的状态,每天有一点钱赚,能够学一点新技能。”

人生,有北极星。
往大目标去看齐,那么当下的每一个动作,都只不过其中一个阶段而已。

微信原文见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eV14KJ1nMbJ45CuTFgB2w

我怕博主删掉了

所以我保存了PDF文件。可以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