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101个思维模型」 前言: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-三米书屋社区-三米书屋-三米星球:游戏人&互联网人终身成长的平台
   

「101个思维模型」 前言: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

image

如果你想要变得更有智慧,那不妨订阅这份合集。

普通的人学习知识,厉害的人学习模型。

01

什么是思维模型?

1、什么是思维模型?

思维模型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抽象化表达,一个模型不仅能解释一个结果是如何产生的,还能告诉你,为什么是这个结果,可以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公式;有了思维模型你可以更快速高效的解决各类问题。

换句话说思维模型通常是一种结构化、程序化的知识,可以用简洁的图形、符号、结构化语言等组成的可视化的模型,是人们界定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思维框架。

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一个思维模型,9×9乘法口诀,记住口诀,你可以用来进行很多复杂的运算。

从各类数学公式、物理定理,到经济学复利模型,再到心理学锚定效应,甚至你自己总结的与人交往的技巧套路,都可以称之为思维模型。

02

为什么学习思维模型?

2、为什么学习思维模型可以提升智慧?

你是不是和我一样,都曾经只言片语的从各大佬里面听过思维模型,某某大佬谈过“反熵增思维”,某某大佬提过“决策树思维”,某某大佬提过“复利思维”,或许在各类文章中,你还听到过类似“机会成本”“沉默成本”“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”“上帝视角”“升维”……

但是你从未刻意深入了解,每一种思维模型背后的定义、适用场景和如何用好,更不谈如何跨学科,跨思维来构建自己的多元模型。

查理·芒格曾经给年轻人指点过他的普世智慧,那就是一系列的思维模型。

“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。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,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。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。”

——查理·芒格

引用《模型思维》一书中的一张“智慧层次结构”图。最底部的是缺乏意义、结构的数据;将数据编码归类,形成信息;知识组织信息,成为模型;智慧就是识别、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。

image

 

而智慧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型,这就要求有多个思维模型的储备,这是优质决策的基础。

03

什么思维模型都要学吗?

3、一共有多少思维模型?都要学吗?

乘法口诀都能叫一种思维模型。那么,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思维模型,我们都要学吗?

不是。学习实用的、好用的、有智慧的,高效的思维模型。

换句话说,学对你有用的,你用得上的。前提是你得知道有这玩意。

这份合集「101个思维模型」会建立在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之上,结合个人成长力模型、100个MBA思维模型、结合跨学科如经济学、生物学、数学等不同学科基础模型的理论,以及个人发散的理解,身边案例的举一反三,挑选出101个个人觉得好用、实用、有收获、有帮助的模型。

文章会通过【是什么+为什么重要+怎么做】这样的结构来输出。如下图所示。

image

 

对个人,这个系列也是一边写一边学习研究。不排除会发现更好的结构而改变写作表达方式。

说不定写着写着,会从现在的3个结构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重要”“怎么做”变成5个结构;

说不定写着写着,会从101个缩减到50个,也说不定会从101个变成200个……

说不定写着写着,另外新开一个系列。

但这不妨碍这份合集的质量,也不妨碍学习了这些思维能够思考得更加深入,从思考到实践再到思考,从而变得更有智慧。

04

三米为什么要写这份合集?

4、为什么要写「101个思维模型」这份合集?

知识的增量是其存量的函数。所以强调多元思维模型的混合使用。

思想上先了解,行为上才能靠近。先了解,才能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

写文章是我的一种学习方式,是一种通过IPO来加深理解的方式。

这个前几天在我的星球「三米的运营书屋」里面也有提到过:“如果缺乏一个更全面,更多元化,更高更远的感知视角,个体人在商业社会中的盲动和瞎子没什么差别。用IPO模型(input- process -output/ 又或者你听过费曼学习法)倒逼自己输入。”

所以要尽快迭代自己的思维方式。尽快进行思维模型的IPO。

这就是我写「101个思维模型」合集的初心。

image

 

“知识结构的维度越高,越有可能和有价值的信息联通,产生连贯的逻辑,和那种茅塞顿开的快感。”  ——up主:王川

image

 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