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在社群里讨论了一个关于offer选择

今日在社群里讨论了一个关于offer选择的话题。挺有意思的。

一位清华毕业同学,收到四个offer:

1、深圳华为,月薪37000,一年14薪;

2、南方电网,月薪8000(包含绩效奖),有一房一厅的宿舍保证;

3、阿里巴巴,月薪22000,一年16薪,有部分股票期权;

4、选调生,湖北某县公务员编制,月薪

4800,福利齐全,有食堂,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花销。

他应该怎么选?

如果纯粹从收入利益考虑。可以用横坐标是时间,纵坐标是收入,然后求横纵坐标的面积。就是收益最大化。来求解。这个三米也解答过类似的收益计算问题:

《【问答】25岁转行,互联网现在还能像以前一样,40岁挣够500万吗?》这里面信息量还是蛮大的。拆分出…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社群小伙伴讨论了下,有几种声音,可以看看,挺有意思的。

(1)电 水 气 铁路 神仙体系。家里有从政资源的,走体制内。如果想从自己这一代改变命运,从仕途的,也可以进体制2、4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像刘慈欣和当年明月这种,进了体制内有足够空闲的时间能发挥了文学天赋,如果进大厂可能没这个时间。苦一代,但也可以为自己以后子女铺路。

(2)2+副业是神仙组合。年入150万+都有可能的。既有保障又有可能。不比大厂差。1、3 大厂的话,属于卷中精英路线。路线大家太熟悉了。

(3)家里不缺钱,不着急补贴的。要选4。如果那个是中央选调。他30岁出头就能县长副县长。现在有干部年轻化趋势的。疫情就是机会,很多不靠谱的踢出了领导队伍,或者提前退二线。在国难面前,年轻人敢担当,敢奋斗,大把机会。清华加中央选调,这个条件就很好。

(4)中央选调是去部委的 省委以下选调是去基层的。东部发达地区竞争激烈,很多人不愿意去山区。

(5)其实现在基本也是没有铁打的编制 只有流水的人 基层经验+持续考试也是体制内开始专业化的趋势 就是要卷起来。中央选调进部委是因为有足够的业务实践背景 进部委是让你贡献脑子的 省委以下选调去基层是因为地方需要的是组织效率管理和实践 专业人才给国家贡献脑子就行 基层这种融合了自治、区域保护和地方利益博弈、文化特色的复杂场域 是最接地气的管理实践。

(6)所以无论体制内外 大家的职业化水平全是越来越高的 干部也是个职业 仅此而已 而且体制内做干部是要有政治资源做未来长期政治生涯筹码的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这个ROI未必划算。如果没有太大的欲望和ego 农村自给自足是可以很舒服的 真正的生存成本 其实非常低。

(7)躺平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逻辑的(国家不允许你不卷,要生存也不允许你不卷)。

————

以上结论,当前社会,不存在躺平的行业和职业。

请各位小伙伴还是坚持卷吧。

#个人成长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